生活百科新闻资讯实用的生活常识!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生活百科新闻资讯一点通-汪星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聚焦医改 >

误诊之后,这位医生的做法让同行肃然起敬

时间:2022-11-25 14:48人气:来源: 汪星人

  今天上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道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张晓东在她的微博上分享了一例关于医生误诊的故事。

  医学有很多不肯定因素,每一个医生都有误诊误治的时候,只是有的人产生率高,有的医生产生率低,因此为下降误诊误治的概率,最大水平的保障患者安全,每个医院都有“三级医生”查房制度、多学科会诊等等,误诊不可避免,但对误诊的态度却很不一样。

  最近一例某大医院病理科误诊,我没有对患者说什么,只是让患者找他们重新会诊。成果患者拿着原病理报告回来了,我一看病理科医生在原报告单上这样写的:原肝细胞癌诊断有误,经进一步懂得临床情形和科内会诊更改诊断为肝转移性腺癌。签名XXX 2019.4。

  这让我对同行肃然起敬,一个坦坦荡荡、不隐瞒、不推辞义务的医生。患者对我说,很感激他,对他的误诊能懂得,一点不会埋怨。真实、真挚是每一个行业的准则吧。

  对于分享这个案例的原因,张晓东主任告知“医学界”,这件事令她特殊感叹。“其实我们医生误诊、误治真的是难免,你只要别掩饰、别去骗病人,真挚的去面对,就像这个医生这么坦坦荡荡的面对,在诊断报告上写就是误诊了,更改诊断是什么,99.9%的病人都是非常通情达理的,不会有什么看法。”

  误诊是临床客观存在的问题,越是疑难庞杂的疾病,越容易产生误诊。去年8月,国度卫健委宣布《关于开展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目标正是为了进步国内肿瘤规范化诊疗程度,防止误诊误治情形产生,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早在1985年,我国《临床误诊误治》就创刊了,该刊物以研讨临床诊疗失误的经验和教训,摸索误诊误治产生规律及防备办法为主旨。一些科室定期召开的逝世亡病例讨论会,其实也是在讨论和寻找是否有失误之处,还可以汲取哪些教训。

  去年10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医生沈凌出版了一本书:《医生为什么会误诊》,他在前言中写道:作为医生,我们每天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测验”……在众多“考题”中,诊断总是排在第一位的。没有哪位医生一辈子不误诊,但想做一位好医生,就不应当放过任何一个误诊或者漏诊的病例……

  在谈论误诊误治这一话题时,有一句话被引述甚广:所有接收治疗的病人,大约只有10%荣幸找到了病因,并且得到恰到利益的治疗。1997年美国全国患者安全基金会所作的一项调查发明,42%的被调查者声称,他们自己或是亲友曾经有过被医生误诊、误医的阅历。

  误诊即意味着病人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有时候会给医生和患者双方带来伤痛,某法律网站还有针对误诊树立的专题页面。

  北京同仁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张友平医生去年在微博上撰文《医生误诊知多少》,他在文中对误诊效果总结如下:

  病人方面轻的治疗毛病、治标未治本、辗转求医等,严重的残废、逝世亡。

  社会方面不良舆论、伤残率增长、医疗纠纷等。

  在文章最后,张友平医生写道:没有诊治的失败就没有胜利,没有诊治的毛病也就没有准确。不过,历来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意见很不公平,看重正面的经验,歧视反面的教训,甚至把误诊误治与产生的医疗事故等同起来,以致不能客观地正视现实。

  原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曾写了多篇讨论误诊的文章,其中《客观辩证看误诊》中,他写道:并不是诊断毛病或治疗毛病都可称为误诊误治,应改正误诊必定误治的一些不确实意见,客观地评价误诊误治的原因。

  一位坦荡面对误诊的医生,能够引起另一位医生大发感叹并肃然起敬,也反应了医生群体面对误诊时的害怕和不敢担负现状。对此现状,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郑雪倩曾在接收新华社采访中表现:究其原因,与国度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撑不无关系,医学的风险,不应由医院或医生来承担,国度应设立保险或基金来支撑,在医院医生无错误的情形下,误诊也能被担负,患者能获得补偿。

标签: 误诊(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