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新闻资讯实用的生活常识!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生活百科新闻资讯一点通-汪星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聚焦医改 >

走公立医院道路,民营医院能解决人才荒问题吗

时间:2022-11-19 20:00人气:来源: 健康网

  又到毕业季,一场场毕业仪式在众多公立高校举办。而这其中,有越来越多的民营医院为硕士生、博士生颁发毕业证书并拨帽穗,他们就是成为公立高校从属医院的民营医院。

  2010年,三博脑科医院(下称三博脑科)被纳入重点高级院校科研教学系统,成为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此后三博脑科开端摸索“学院型民营医院”新模式。

  2014年,“武汉大学亚洲心脏病临床学院”挂牌成立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朝着“血汗管医教研医学中心”的目的持续迈进。

  “他们走的是公立医院的发展模式,愿望通过科研带动医院实力。”华盖资本投资经理王泽玮告知健康界。在与公办高校合作后,民营医院走公立医院的途径是否行得通?民营医院能否借此解决人才短板问题?健康界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多家民营医院与公办高校“攀亲戚”

  此前,公办高校从属医疗机构一直都是公立医院。直到2005年,东莞东华医院与中山大学合作成为从属医院,拥有博士、硕士造就点和国度级重点专科。温州康宁医院紧随其后归为温州医科大学从属医院。

  2007年,南京医科大学设立第四临床医学院,同时吸纳三家非公立医院作为从属医院,各从属医院院长均担负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南京医科大学给这些医院必定学校编制,勉励他们用学校编制吸引高层次人才;三家非公立医院成为从属医院之后,承担与之对应的教学和造就人才工作,如承担临床理论课和选修课、见习与实习教学义务、研讨生造就、科研课题、学科建设等。

  在一批民营医院实力不断加强后,越来越多的高校愿意选择其中自身条件比拟好的、具有先进技巧和一流装备的作为从属医院,医学生在这里可以率先接触到国内甚至国外领先的医疗资源。

  健康界查阅艾力彼宣布的“2018届非公立医院100强”名单发明,前20名中都是大学教学医院,在剩下几家中,则有医院向健康界表现正在追求与大学合作的机遇。

  寻找科研“通行证”

  民营医院为何热衷与公办高校合作?

  “其实是为了一块金字招牌。”资深医院运营管理职业院长郭俊给出这样的答案。在他看来,民营医院帮公办高校造就学生,公办高校为民营医院站台,给一张申报国度重大课题等科研上的通行证,拿到通行证的民营医院则可以在科研上“一飞冲天”。

  在公立医院,医生可以申请科研经费,做试验,在专业范畴持续深造。而民营医院申请国度科研资金的可能性非常低。依据目前医师考察系统,如果没有高质量的课题和论文支持,医生职称提升的机遇渺茫,也中止了个人职业发展的路径。

  “之前,我们一直没有得到国度科技部、北京科委等部门对一些重大课题的支撑。”三博脑科开创人之一、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院长栾国明告知健康界,直到真正成为首都医科大学的直属医院后,所有的科研都归到了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才可以名正言顺地从国度申请研讨课题。“在特别机制下,靠着大学,我们才有了做科研的愿望。”栾国明说。

  得到顶尖医学院校的认可和支撑,三博脑科在学术上的发展高度不再受限,在科研立项、申报资金、医生职称评定等方面都有了保障。同时,三博脑科的教学和科研平台搭建在首都医科大学上,根本与公立医院相媲美,医生除了一流的医疗平台,还有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平台,扩展自己学术影响力。这些软实力可以造就人才,自然吸引了不少顶尖专家的加盟。

  简略来说,民营医院可以拿到这张通行证,为自己吸引和造就更多顶尖专家,从而吸引患者。

  打造人才补给和造就系统

  也正是这张通行证,让他们更容易敲开投资者的大门。

  三博脑科不久前完成超8亿元的B轮股权融资,这是医疗服务行业近年来最大的交易之一。本轮融资由泰康领投,易凯未来产业基金、广发信德、宏鼎投资、朴道医疗、秉鸿资本、朴弘资本等多家机构跟投。栾国明告知健康界,除了医院实力等原因,投资人也看上了三博脑科“学院型医院”的发展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具备更好的可连续发展远景。”

  “像三博脑科这些民营医院很受资本欢迎,他们在融资的时候,完整可以自由选择投资机构。”王泽玮告知健康界,民营医院若能成为学位授予点,证明他们在学术科研上拥有必定实力,有科研实力也就能留住大专家,“一个医院有大专家,怎么会没有患者?他们的收入是会连续上涨的。”

  自2005年申请成为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点、博士点至今,三博脑科造就了硕士、博士、博士后两百余人,有近40人毕业后留在三博,其他则疏散在首都医科大学从属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等公立医院。栾国明坦言,凭借首都医科大学供给的教学和科研平台,三博搭建了一个完全的可良性连续的人才补给系统。

  像三博脑科、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等将自己定位成研讨型医院,愿意在科研上有所作为,而不是着眼于眼前好处,会更偏向于在一开端就成为公办高校从属医院,从而留住优良的人才资源。而像爱尔眼科、何氏眼科、通策医疗等,自身做大做强之后,也在摸索与医学院合作办医或独立办学的方法,从源头为自己的医生军队打造专属于自己的“黄埔军校”。

  6月5日,暨南大学与爱尔眼科达成战略合作,包含共建3家大湾区核心区域医院:“暨南大学从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暨南大学从属深圳爱尔眼科医院”“暨南大学从属东莞爱尔眼科医院”,并着手成立“暨南大学爱尔眼视光医学院”。

  爱尔眼科作为最早登陆创业板的个股之一,自2009年10月底登陆资本市场至2020年,市值涨幅高达30倍。爱尔眼科主业的核心是技巧和装备,只要将医疗流程简略化、尺度化、专业化,便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

  依照王泽玮的剖析,三博脑科和爱尔眼科是两种完整不同的发展模式:三博脑科做的是风险系数高,公立医院不想做的项目,通过市场机制,以高薪勉励医生挑衅高难度手术;爱尔眼科做的是最挣钱、公立医院没有权限做的项目,例如一些高端手术。

  在与公办高校合作之前,爱尔眼科独创的“医疗合伙人筹划”,才是他们吸引人才的主要法宝。“合伙人筹划”具体来操作起来就是:首先在全国规模内筛选有技巧、有管理程度的优良医生,作为合伙人股东参与投资设立新医院。在新医院到达必定盈利程度后,爱尔眼科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或两者联合等方法,以公允价钱收购合伙人持有的医院股权。这相当于医生作为股东来投资医院,最后收取投资回报,得到了定向定点的鼓励。据懂得,爱尔眼科的“医生合伙人”筹划至今已5年有余,首期投资回报数据显示:医生的收入回报与参加爱尔眼科之前平均超过3倍,最高达14倍。

  另一方面,不少业内人士以为,爱尔眼科的医生合伙人筹划必需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第一,轻资产,投入成本不会太高;第二,尺度化,容易估值;第三,范围化,能实现商业价值;第四,有变现通道,上市或准上市公司更容易做。不具备的话,反而更容易失败。

  与“一家独大”的公立医院相比,有新的技巧,新的装备,灵巧的服务,这些走“公立医院模式”的民营医院,还缺什么?用资深医疗投资人林店主的话来说,可能缺的就只是成熟的人才造就系统、学术位置和品牌历史沉淀。

  总的来说,民营医院想要破解“人才荒”,进步医疗和管理综合程度才是最硬的道理。有了实力和口碑之后,人才的雪球才会在利好远景下越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