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新闻资讯实用的生活常识!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生活百科新闻资讯一点通-汪星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界要闻 >

廖新波:医生像什么?

时间:2022-12-11 19:42人气:来源: 网络

  一代名医张孝骞 “病人以生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及他崇高的医德更是为后人所敬佩。他和他的名言反映出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必需具有的品格、科学和严谨,而能体现这句话的精华,也许是经过磨练的老医生最懂。然而,今天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却是因为外部环境使医患关系产生了变化,使更多的医生感觉到……

  医生像什么?

  有人把医生当做司机,医生看病就像开汽车,疾病就好像一部从山顶滑下来的车。医生为人看病,就像跳上了这辆车,帮人当司机,目标是首先要想措施把这辆车停下来,然后还要调转车头,开回山顶。若是遇上一位患了疑难杂症的病人,就相当于上了一部刹车失灵的车子,医生自动登上“死亡快车”,虽然精力可嘉,但却陷于同归于尽的处境;或成为赛车手,命悬一线。事实上,医生也是人,不可能与疾病肉搏,他只能成为车上的教练,时刻拉手刹!因为他还得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

  也有人说医生像修理工,医生看病就像修机器,疾病就好比机器出了问题。医生给人看病,就像一个工程师在修理机器。但遗憾的是,人这“机器”的零件没得换,所以难啊!从某个角度上看,“修理”人如同修理机器,即使历经千辛万苦,找到可以替换的机器零件,但是昂扬的修理费用却不可避免。在4S店,由于人工费用高,一般以换零件甚至调换整个体系为主,而且越是高等的车,修车费用和保险费越高。可是医生呢?医生的时薪必定没有修理工高,计件工资也没有修理工高。一次西门子产品的上门服务是200元,而依照现行的医疗服务价钱,医生的服务远远达不到这个程度。何况,西门子的零配件没有修的只有换的,而我们的医生给病人看病多数是不换“零件”,是精工细作的。一般而言,越是难以解决的病,越是须要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所以费用原来应当是高的。但是,现实是一位拥有40年医龄的专家与一位4年医龄的医生,他们所发生的费用几乎没有差别。那么,医生是否连修理工也不如?我想大家是不认可的!

  医生又像什么?

  有人喻诊疗同下棋,医生就像棋士。医生看病就如同与患者一起和病魔下棋,也许患者把持着病魔之手,或病魔把持着患者之手。各种疑难杂症就好像一个个难解的棋局,医生倾尽其所能不断地思考,力求应用先手的优势,扭转下手的困境,将败局逆转。但是,精湛的棋艺不是朝夕所能成绩,胜利的棋士不仅须要终年累月地对各种各样的棋局进行剖析思考,还需从各种变幻的棋局中有所得,需有着惊人的断定才能,进而能力在对弈中独当一面,排除干扰,临危不惧,当机立断,力争百战百胜。然而,医生与棋手相当,每一盘棋、每一个“对手”都是新的挑战,隐藏杀机。正如世事难料,人生如棋,落子无悔,世事若梦,缘起无常,不免有“棋差一着满盘皆输”的时候。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功,没有灵敏的思维,没有遇事不惊的大将风范,不能经受得起失败的唾骂以及鲜花的蜂拥,不能坚信信心、永不言败,那么怎可说是一名及格的医生呢?当然,在医学上,患者不是敌人,而患者也不应把医生当作仇人。医与患下的是“棋”,共同面对的是疾病。既然是“下棋”,就得笃信博弈的规矩,就要做到落子无悔。无论你是进攻还是退守,眼力放长远些,多想几步,要清晰我们为什么下棋。

  医生还像什么?

  更有人说医生涯得像杂技演员,医生看病就像演杂技,不能失败的同时要表演得“惊心动魄”,博得掌声与笑声。驯服疾病的进程就像走钢丝,钢丝的一边系着患者的性命,另一边也连着医生的心情。杂技演员的心情随着观众的表情不断地变化着,他们揣摸着观众的心态,领导观众入局。但是,其中艰险常人难以想象。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稍有闪失,“身败名裂”。医生也是如此!在医生为患者诊断或者进行手术时,不仅仅是抢救患者的性命,其中也有作为一个医生的尊严和荣辱。每一次手术都有风险,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患者只肯接受胜利的成果,不能接受意外的话,那么将没有人愿意当医生,所以,请给予懂得,给医生一个喘息的空间!

  医生也像什么?

  当今,人们更多地以为医生像商人,不管是打包收费,还是分解收费,每一个动作都是一个钱的符号;不管是享受服务,还是薄利多销,都是为了服务收费。人们把医生看一场病当做一单生意。在医院里,患者花钱看病,医院收钱治病,已经变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然而,医疗服务与一般的商品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将其中庞杂的医学原理、伦理关系简略化,过度地以为医疗服务是一种单纯的商业服务,医患之间的关系是简略的花费关系,那么,人们将困在一个永远解不开的结里面。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性命不可以。金钱可以买来所有的商品,但却不能从死神手里买来性命和健康,不能保证一次的医疗服务就能解决你的问题。所以,医患之间永远不会只是简简略单的花费关系。支付宝的出售理念可以在一般的商品交易中树立诚信,可唯独在医疗服务上不行。即便是以为医疗就是服务的经济人也不会认同这种“病治好了就确认付款”、“医院服务令我满意了我就确认付款”的“服务出售”关系。进一步说,如果真的采取了此种“服务出售”关系,那么成果就是医生的行动必需通过保险来保证,保费除了责任险之外,还有一个“服务感受险”。可以想象,这时看病费用就不是4块钱、7块钱、100块钱了,而且看病的模式会产生彻底的转变。说到底,医疗服务就是一个诚信的问题,你找你相信的医生;但作为医生千万不要诱导患者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要公平地评价病情,真挚地提出治疗方案,不懂就明白表明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有限,不要“千方百计”谋求患者的信赖。比如,做完所有必要和不必要的检讨才来找医生,如果医生以为不可治好的或者看到有“隐藏杀机”的,就告知来者:“请移玉步,另请高就。”因此,医患的信赖是须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尽力。只有在诚信的环境下,能力顺利进行医疗运动。所以,我们将医疗运动喻为商业运动,欠佳也!

  那么医生最像什么?或者最期望像什么呢?

  在中国悠长的历史文化中,喻为父母的职业好像有两个:医生和当官的。其寓意大家都非常明确:当官要为民做主——一种公平的化身;医生是再生父母——一种对性命的渴求,父母给的第一次性命,只有医生可以给你第二次性命。“医者,父母心”具有双重的意思。对于患者,每一场疾病都是死神的呼唤。他们每历经一场疾病,就如同到鬼门关走一遭。归来时,就如同新生,重新拥有性命的机遇。而在这重生的背后,却是每一位医生倾尽其所能所做出的尽力!他们虽没有给予患者最初的性命,但却做出了最好的性命延续,在患者命悬一线,走近鬼门关时,力挽狂澜,将他们挽留在世。这不就如同患者们的再造父母吗?对于医者,“父母心”意味着对每一位患者都拥有父母般的慈祥。医生虽不是患者性命的缔造者,却是他们性命的挽留者。每一次挽留,都是一次性命的重生。因此,“医者父母心”既是一种对医生的尊敬,也是一种对医生的祈求。“医者父母心”的文化源远流长,这是儒家对“仁爱”的要求,是对医生和患者两者的关系有着良好的希望。

  惋惜的是,随着环境的变迁,在一个“人人为我”的社会里再次倡导这种“父母心”似乎显得尤为苍白,也略带伤感!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谈何容易呀!因此,我们付出的会很多很多,但得到的会很少很少!最近加入一次慈善捐书运动,有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孝敬父母如敬天,为人须当孝父母。”细想一下,我们的社会真可以做到这水平吗?说到底,尊为父母,医生还不可真为之;敬,尊敬足也!所以,只要是尊敬性命的,就会尊敬医生。医生的错,有自己的错,也有社会的错。

  说到这里,医生还像什么呢?也许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期望。在这些概念里,医生已经不仅仅是简略的“医生”,总是被看作万能的救世主。但,他们真不是万能的钥匙,他们只是比普通人理解疾病的产生、发展与归转,他们也敬畏性命,理解性命的名贵。我们还是回到现实中吧!医生护士并非天使,患者大众并非上帝,医生与患者只有喻为同一战壕的战友较为实际。只有不分贵贱,不分彼此,围着共同的敌人——疾病,共同歼灭之,这才是硬道理。